打造融合体育精神、现代气象与东方韵味的田径盛典——专访北京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于庆丰
时间:2025-09-22 11:38:29来源:新华网
第20届世界田径锦标赛21日晚在日本东京落幕。两年之后,这项世界田坛最高等级、最大规模的赛事将再次落户中国北京。

这是9月21日拍摄的会旗交接仪式现场。当日,第20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在日本东京落幕。第21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将在中国北京举行。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在东京观摩赛事、参与世锦赛举办城市交接旗仪式的北京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于庆丰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北京继2015年之后再次举办田径世锦赛是传承奥运文化遗产、推动体育强国建设、提升城市形象的需要。两年之后,北京将为世界奉献一场融合体育精神、现代气象与东方韵味的田径盛典。

于庆丰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

2022年北京冬奥会后,北京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体育让北京这座千年古都充满生机与活力。2024年北京市创立“双奥100”赛事体系,为推动“双奥之城”迈向国际赛事名城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于庆丰介绍说,作为“双奥100”赛事体系的重要赛事之一,田径世锦赛再次落户北京重要意义就是要“充分运用好‘双奥之城’丰富的奥运文化遗产,通过赛事的举办推进体育强国建设,让更多群众进一步参与到田径运动中来,助力青少年田径蓬勃发展,推动竞技体育水平提升,扩大赛事对体育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9月21日,中国选手费翔(右)在202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十项全能1500米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

他表示,举办2027年田径世锦赛是北京与世界田联的双向奔赴,既体现了世界田联对北京办赛能力的充分认可,也是北京深度践行世界田联“田径让世界更美好”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拥抱世界田联大家庭、推动北京城市发展和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015年,北京成功向世界呈现了一届精彩纷呈、充满浓郁北京特色的田径世锦赛,成为当时参赛队伍最多、参赛人员最多、关注度最高的一届世锦赛。

2015年8月29日,在北京田径世锦赛男子4X100米接力决赛后,中国队选手谢震业、苏炳添、张培萌和莫有雪(从左至右)庆祝获得银牌。新华社记者王丽莉摄

于庆丰说:“时隔12年再次承办世锦赛,北京将进一步发挥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丰富的赛事经验优势以及北京科技教育人才的优势,使2027年的世锦赛更加突出绿色、更加突出人文、更加突出科技。”

他表示,北京将致力于打造一届兼具文化底蕴、情感共识、科技创新、包容开放的田径世锦赛,为世界田径运动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同时期待以世锦赛举办为契机,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形成“观赛——参与——健康”的全民健身良性发展循环。

9月7日,2025年世界田联洲际巡回赛(金标)北京站在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这项赛事正是为2027年田径世锦赛测试演练的举措之一。

9月7日,2025年世界田联洲际巡回赛(金标)北京站女子100米栏比赛,匈牙利选手安娜·托特(左一)在比赛中冲线。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于庆丰表示,目前2027年田径世锦赛筹备委员会已经成立,各项组织筹备工作都在有序推进。近年来,田径运动赛事特别是路跑赛事在北京蓬勃开展,每年有数十场路跑赛事在京举办。随着“双奥100”赛事体系的成功构建,北京通过引进世界田联赛历赛事,举办马拉松、街头田径挑战赛、大众达标赛等一系列赛事,构建了覆盖世界顶级运动员、国内高水平运动员、青少年运动员和群众爱好者的完整田径赛事体系。

“我们对这些田径赛事进行每周播报,强化宣传推广,吸引广泛关注。通过办好每一场赛事,增加参赛人员和观众的体验感和收获感,广泛传播田径运动精神和文化,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田径运动氛围。”他说。

9月7日,2025年世界田联洲际巡回赛(金标)北京站男子撑杆跳高比赛,中国选手黄博凯在比赛中。最终,他和菲律宾选手欧内斯特·约翰·奥贝纳获得并列季军。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此外,于庆丰表示两年后的北京世锦赛期间,在确保竞赛组织良好运行的基础上,将重点发力运动员服务和观赛群体服务,以赛事为平台推动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吃住行游购娱全景覆盖,营造友好、热烈的城市氛围,让世界各地的参赛运动员和观众深度体验北京、感悟北京、爱上北京,力争使2027年田径世锦赛成为满足全球田径运动员和爱好者多样化情绪价值,凝聚情感共识的最大公约数。

他说:“我们的核心是发挥首都北京三千年建城史、八百年建都史的特点,把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示出来,同时把运动员服务和观赛服务工作做得更好,让来北京参赛和观赛成为大家人生中的美好记忆。”

标签:

生活指南
  • 豪士面包荣膺烘焙行业市场地位双项荣誉 每日时讯

    面包指以小麦粉、酵母、水等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原料,经

  • 每日报道:越俎代庖怎么读拼音是什么?越俎代庖下一句接什么?

    越俎代庖怎么读拼音是什么?yuè zǔ dài pá

  • 当前看点!北京升级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启动全市防汛三级应急响应

    北京市气象台7月24日10时40分升级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预计24日17

  • 最新资讯:防灾减灾救灾一线见闻|生活重启 复工复产——广东怀集灾后重建一线见闻

    7月8日至9日,记者重返遭遇6·17严重洪涝灾害的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

  • 福建终止防台风应急响应并维持防汛Ⅲ级应急响应_焦点短讯

    福建省防指决定于9日10时30分终止防台风应急响应并维持防汛Ⅲ级应急

  • 滚动:南大“AI试炼场”发布 无缝对接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

    4日至6日,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创变与守正研讨会在南京举行。来自全

  • 焦点简讯:香格里拉:夏牧场上燃烧的篝火

    最先到来的是23岁的姐姐阿木和20岁的弟弟帮志。这对四川省木里县俄

  • 焦点访谈丨为有源头活水来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同

  • 从宝岛到西安 台胞十余年深耕织就“两岸温情”

    于我而言,‘如何靠近一个人’不仅是工作的核心,更是走

  • 【新疆故事】“00后”单臂小伙:足球为翼逐梦绿茵场

    停球、抢断、射门,足球场上独臂男孩凯塞尔·哈斯木江备受众人关注

  •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在西部,有一群“追光”的青年科学家

    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服务国家防灾减灾和地方生态环境修复;探索前沿

  • 芒种涨水天 哪里进入一年中雨水最充沛时节?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6月5日),我国进入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

  • 一颗粽子的“时空”之旅:端午滋味里的不变情结

    农历五月,在全球华人共同的文化记忆里,端午桌上的一颗粽子是千年

  • 珠江流域维持双应急响应 部分中小河流或有超警洪水

    据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下称珠江委)27日消息,受强降雨影响,未来

  • 破解临床骨缺损修复难题 中国团队历时15年研发材料获准上市

    记者5月15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为破解临床骨缺损修复难题,中国科学

  • 南凭高铁崇凭段首座配电所受电成功 预计7月联调联试

    5月15日,南宁至凭祥高铁崇左至凭祥段(以下简称:南凭高铁崇凭段)龙

  • 民生
    • 中国U18女子橄榄球队直通青奥会-今日热讯

    • 滚动:“痛金”风靡, 是二次元情怀还是保值陷阱?

    • 投洽会观察:共享“中国机遇” 多国向中企伸出“橄榄枝”

    • 海南擘画现代化产业体系:“特色”更特,“优势”更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