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简讯:香格里拉:夏牧场上燃烧的篝火
时间:2025-06-30 19:10:46来源:中国新闻网
最先到来的是23岁的姐姐阿木和20岁的弟弟帮志。这对四川省木里县俄亚乡的纳西族姐弟迎着朝阳和露珠而来,从星沾河对岸涉水而来。

这是6月里一个晴朗又清冷的早晨。这是云南省香格里拉市最边远的星沾牧场,一个不通水电,没有手机信号,仿佛远离现代社会的“世外桃源”。

央宗措姆一家人也已早早起床,各司其职。当然,他们中不包括仍在酣睡的3岁半的格桑拉姆。

青灰色的炊烟从她们家小木屋中四溢开来,让这座简陋的屋舍变得仙气飘飘,温馨浪漫。

然而,高原牧民的生活并不尽是美好与诗意。至少在央宗措姆看来,“这十多年来,一家人聚少离多,本身就很遗憾!”

央宗措姆与妈妈七林央宗在星沾牧场照看绵羊。 时文枝 摄

爸爸丹增培楚在老家尼汝村种青稞,打零工,妈妈七林央宗常年奔走在尼汝村的冬夏牧场,弟弟扎西定主在昆明打工,今年春天才回到爸妈身边。而央宗措姆自己,小家安在香格里拉市,旅游旺季即将来临,在一家旅拍店工作的她马上就要开始忙活了。所以昨天抽空牵着马,走了整整一天的山路,才将女儿带回来,要请外公外婆帮忙看管两三个月。

一夜狂风暴雨之后,迎来一碧如洗的蓝天。剪羊毛,是今天牧场上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远远望见多年未见的央宗和定主,原本还在河边用手机拍照的阿木姐弟俩直奔过来。在剪羊毛的草地上,两两同岁的四个小伙伴边剪羊毛,边争相叙说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趣事。

与央宗姐弟不同,阿木和帮志的足迹走得更远。这些年,他们先后在苏州、上海、合肥、温州和广州闯荡过。“要么打工,要么去耍。”去年底,他们先后回到家乡。不打算再外出打工了,阿木准备在俄亚乡开直播卖特产,帮志则想和爸爸一边放牧一边做生意。

阿木姐弟(右二、右三)加入到剪羊毛的队伍。时文枝 摄

都快十点了,太阳才缓缓爬上东边的雅拉山的山梁。太阳一出,海拔3600多米的星沾牧场顿时生动起来。远处的群山披着浓重厚实的深绿,脚下的草场铺满光影斑斓的新绿,各色野花和黑牛白羊点缀其间,好似一幅安详宁静的油画。

看着越堆越高的羊毛,央宗措姆的父亲丹增培楚笑着说,质量最好的羊毛是可以换钱的。但差点的、脏点的,就没什么用。“因为现在没几个彝族人会擀羊毡子了!”培楚还抱怨道,“现在进口的牛羊肉太多,我们养的牦牛、绵羊今年价钱掉得厉害!但是骡马价格却高了——原因是没人养了。”在他看来,更深层的原因在于“现在的人!天天玩手机!”

才说到骡马,赶马人次里多吉和他赶着的7匹骡马就应声而至。这是一名云南宁蒗县金沙江边的普米族商人。常年游走香格里拉大小牧场的他,见多识广,能说会道。“现在的生意不好做!关键是收不到好骡子!”次里多吉与丹增培楚的观点如出一辙。

男人们在喝酥油茶,央宗的妈妈和来帮忙的姑姑扎拉初姆却一直没闲着。剪完几只羊的羊毛,便又要掏出混入西藏盐井粉色粗盐的青稞面,吆喝并引来羊群团团围拢。瞅准时机,再捉上一只“没换衣服的”,就势扑倒,就地开剪。

这时,七林央宗腰间挂着的步话机响了,里面传来消息:邻居鲁茸卓玛母子驱赶的牛群已经到了南宝牧场,再有两三个小时就能回到星沾。

丹增培楚接过步话机,又向周边牧场的亲戚朋友发出了邀约。“晚上一起来做客!”收到消息并愉快接受邀请的,有邻居洛桑麒麟一家、有南宝牧场的益西江措、有不远的四川木里的克米塔、更远地方的四川稻城的那巴。

高原的天,孩子的脸。午后是一场持续时间不短的疾风骤雨,央宗措姆正冒雨清洗一只大理剑川白族人腌制的火腿;次里都吉主动承担起宰羊、煮羊的任务;扎西定主抱出湿漉漉的柴火准备在上午剪羊毛的场地架起篝火;而3岁半的格桑拉姆陪着外公在调配制作羊血肠的各式佐料。

夕阳西下,雨停了。天边的晚霞折射着太阳的光辉,将星沾河镀上一层灿烂的金光。这条金色的河流一路向南,流入六十公里外的俄亚东义河,再汇入金沙江,最终不远万里奔向海洋。人到齐了,晚餐准备好了,星沾牧场的夏季生活正式开启了。

夜幕中,十多位各族男女老少围坐篝火享用晚餐,畅聊生活。 中新网记者 王林 摄

夜幕中,篝火噼啪燃烧。十多位男女老少团团围坐,火光映红了每个人的脸庞。酒酣耳热,情深意浓之际,藏族、纳西族、普米族的民歌相继响起。

他们中,38岁的益西江措略显落寞。医生告诫最近心脏不适的他,坚决不能喝酒。“但是,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他说。

“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星河璀璨,大地静默。鲁茸卓玛悠扬的歌声在牧草的上空中久久飘荡。

标签:

  • 上一篇文章: 焦点访谈丨为有源头活水来
  • 下一篇文章: 最后一页
  • 生活指南
  • 焦点简讯:香格里拉:夏牧场上燃烧的篝火

    最先到来的是23岁的姐姐阿木和20岁的弟弟帮志。这对四川省木里县俄

  • 焦点访谈丨为有源头活水来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同

  • 从宝岛到西安 台胞十余年深耕织就“两岸温情”

    于我而言,‘如何靠近一个人’不仅是工作的核心,更是走

  • 【新疆故事】“00后”单臂小伙:足球为翼逐梦绿茵场

    停球、抢断、射门,足球场上独臂男孩凯塞尔·哈斯木江备受众人关注

  •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在西部,有一群“追光”的青年科学家

    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服务国家防灾减灾和地方生态环境修复;探索前沿

  • 芒种涨水天 哪里进入一年中雨水最充沛时节?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6月5日),我国进入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

  • 一颗粽子的“时空”之旅:端午滋味里的不变情结

    农历五月,在全球华人共同的文化记忆里,端午桌上的一颗粽子是千年

  • 珠江流域维持双应急响应 部分中小河流或有超警洪水

    据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下称珠江委)27日消息,受强降雨影响,未来

  • 破解临床骨缺损修复难题 中国团队历时15年研发材料获准上市

    记者5月15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为破解临床骨缺损修复难题,中国科学

  • 南凭高铁崇凭段首座配电所受电成功 预计7月联调联试

    5月15日,南宁至凭祥高铁崇左至凭祥段(以下简称:南凭高铁崇凭段)龙

  • 中新网评:退货率高的板子不该只打消费者

    近日,某电商平台上线高退款人群屏蔽功能引发网络热议,消息一出立

  • “在家剥罗森呢大娘”是什么梗?在家剥罗森呢大娘是什么意思?

    在家剥罗森呢大娘 是一个网络流行梗,源自河南方言。以下是对其含

  • 粤藏师生同上一堂AI课 学习交流用AI做小程序

    4月14日,广州与西藏林芝市波密县的师生齐聚一堂,共上AI教育交流课

  • 助睡眠产品扩容提质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睡眠问题困扰着越来越多人,也催生了

  • 马鞍山综保区一季度保税电商进口额实现新突破

    随着一批从韩国进口的日化用品进入马鞍山综合保税区1210保税仓,马

  • 作家毕淑敏谈最新长篇《昆仑约定》:是对一座山许下的承诺

    是埋在心里几十年的种子,也是对一座山许下的承诺,作家毕淑敏的最

  • 民生
    • “千人千钓” “轻垂钓”成年轻人心头好

    • 9000+应用参与打造70+创新体验,鸿蒙助力开发提效,全速联合创新

    • 瑞士布鲁法尔创新中心在上海杨浦成立

    • 苍梧县亮相《300秒看家乡》古郡苍梧 六堡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