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红薯田,收获红火“甜日子”
时间:2025-09-17 18:37:28来源:新华网
金秋九月,丰收的脚步走进千家万户。临近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天津宁河区岳龙镇,红薯地里已经忙得热火朝天。

“从早晨干到天黑,一车接一车地装,根本停不下来!”62岁的村民刘大哥挥着满是泥土的手,笑着说。今年的红薯收成格外好,让他心里格外踏实。

岳龙镇地处燕山脚下,地下水沉淀充足、土壤肥沃且富钾少氮,这里盛产的红瑶甘薯口感香甜、软糯可口,逐渐为人们熟知。

9月10日,在天津市宁河区岳龙镇大田庄村,农民牛述泳展示田地里收获的红瑶甘薯。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然而就在几年前,这里的农业还主要依赖玉米等传统作物,种植结构单一、经济效益偏低。

2019年,岳龙镇大良庄村党支部书记张立军带头小面积试种红瑶甘薯。经过反复摸索,第一年的亩产就达到了4000斤左右,效益十分可观。试种的成功,让村民们真切看到了致富的希望。2022年,岳龙镇党委政府经过深入调研,开始在全镇推广红瑶甘薯种植。短短三年间,种植面积从最初的2000亩迅速扩大至2.2万亩,增长了十倍之多。

产业兴旺,乡村才能振兴。如今,田间小小的甘薯,是当地远近闻名的“致富薯”“幸福薯”,也是帮助岳龙镇解锁产业转型的“金钥匙”。

“我们估算,今年红薯亩产能稳定在4500斤,按市场价每斤2块7来算,一亩地就能净挣5000块钱。”宁河区岳龙镇副镇长单健学说。

田间地头,挖红薯的乡亲们一刻不停。机器开沟,人工装筐,忙碌的身影连成一片。“以前只种家门口那块地,现在光帮着装筐就忙不过来,挣的钱也更多了。”村民赵大姐一边抹汗一边说,虽然辛苦,但大家心里甜滋滋的。

9月10日,在天津市宁河区岳龙镇大田庄村,农民在田地里收获红瑶甘薯。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从最初几户农民的小面积试种,到如今2.2万亩优势产区、带动周边共计种植5万亩,不仅是“数”的提升,岳龙镇还在“质”上下功夫。

单健学介绍,镇上的甘薯种植中心、甘薯种苗繁育中心、甘薯存储中心3个项目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椒薯深加工中心也已经建成,预计投产后每月量产薯制品可达3000吨,拓展薯蔫、冰薯、薯粉等薯制品,年产值可达9000万元,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

镇里还培育了“岳龙红”“一亩红瑶”两个精品品牌,积极开拓电商和高端市场,让“小甘薯”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9月10日,在天津市慧谷岳龙红高标准智能存储库,工人在集中分拣新收获的红瑶甘薯。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产业兴旺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张立军说,这两年红薯产业越来越好,村民的日子眼看着一天天好起来。“大家种得有劲头,红薯甜,日子过得更甜!”

随着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岳龙镇也在谋划推动岳龙甘薯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岳龙镇党委书记薄立江表示,未来将加快打造集农业生产展示与体验、优质农产品展销、乡村特色休闲旅游、甘薯及红色文化传承、研学科普、游客服务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农业田园综合体,持续推动品牌化、高端化发展,把“小甘薯”做成“大产业”。

岳龙红瑶甘薯的“蝶变”,也是天津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动写照。截至目前,天津市已打造“津农精品”品牌225个,年销售额连续两年突破100亿元。岳龙红瑶甘薯入选其中,与“小站稻”“沙窝萝卜”等特色农产品一道,成为叫得响、卖得好的“金字招牌”。

标签:

生活指南
  • 豪士面包荣膺烘焙行业市场地位双项荣誉 每日时讯

    面包指以小麦粉、酵母、水等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原料,经

  • 每日报道:越俎代庖怎么读拼音是什么?越俎代庖下一句接什么?

    越俎代庖怎么读拼音是什么?yuè zǔ dài pá

  • 当前看点!北京升级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启动全市防汛三级应急响应

    北京市气象台7月24日10时40分升级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预计24日17

  • 最新资讯:防灾减灾救灾一线见闻|生活重启 复工复产——广东怀集灾后重建一线见闻

    7月8日至9日,记者重返遭遇6·17严重洪涝灾害的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

  • 福建终止防台风应急响应并维持防汛Ⅲ级应急响应_焦点短讯

    福建省防指决定于9日10时30分终止防台风应急响应并维持防汛Ⅲ级应急

  • 滚动:南大“AI试炼场”发布 无缝对接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

    4日至6日,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创变与守正研讨会在南京举行。来自全

  • 焦点简讯:香格里拉:夏牧场上燃烧的篝火

    最先到来的是23岁的姐姐阿木和20岁的弟弟帮志。这对四川省木里县俄

  • 焦点访谈丨为有源头活水来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同

  • 从宝岛到西安 台胞十余年深耕织就“两岸温情”

    于我而言,‘如何靠近一个人’不仅是工作的核心,更是走

  • 【新疆故事】“00后”单臂小伙:足球为翼逐梦绿茵场

    停球、抢断、射门,足球场上独臂男孩凯塞尔·哈斯木江备受众人关注

  •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在西部,有一群“追光”的青年科学家

    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服务国家防灾减灾和地方生态环境修复;探索前沿

  • 芒种涨水天 哪里进入一年中雨水最充沛时节?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6月5日),我国进入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

  • 一颗粽子的“时空”之旅:端午滋味里的不变情结

    农历五月,在全球华人共同的文化记忆里,端午桌上的一颗粽子是千年

  • 珠江流域维持双应急响应 部分中小河流或有超警洪水

    据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下称珠江委)27日消息,受强降雨影响,未来

  • 破解临床骨缺损修复难题 中国团队历时15年研发材料获准上市

    记者5月15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为破解临床骨缺损修复难题,中国科学

  • 南凭高铁崇凭段首座配电所受电成功 预计7月联调联试

    5月15日,南宁至凭祥高铁崇左至凭祥段(以下简称:南凭高铁崇凭段)龙

  • 民生
    • 滚动:“痛金”风靡, 是二次元情怀还是保值陷阱?

    • 投洽会观察:共享“中国机遇” 多国向中企伸出“橄榄枝”

    • 海南擘画现代化产业体系:“特色”更特,“优势”更优

    • 当前热讯:上海苏州河畔主题光影音乐会带民众回望抗战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