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高平文旅康养产业从“单点散状开发”迈向“全域资源联动”
时间:2025-09-09 12:52:51来源:中国新闻网
漫步羊头山山间,遥想炎帝“斫木为耜,揉木为耒”的身影,追寻华夏农耕文明;登上大粮山山顶,丹河如带环绕,长平之战的烽火仿佛在眼前重现;踏入千年沉寂的铁佛寺,24尊金代诸天塑像扑面而来,“中国古代雕塑史的遗珠”竟藏于深巷;携一把蒲扇,静坐在二郎庙金代古戏台下,上党梆子的唱腔响起,八百多年前的金戈铁马仿佛掠过耳畔……

如今的山西晋城高平市,域外游客接待热情持续增长,“四大名片”火爆出圈,文旅新场景和新业态不断涌现,文旅康养产业从“单点散状开发”迈向“全域资源联动”,从“传统观光游览”升级为“沉浸式深度体验”。

今年以来,高平市旅游市场迎来火爆场面。 高平市委宣传部供图

全域布局 培育文旅产业新动能

今年以来,高平市旅游市场迎来火爆场面。重点景区备受瞩目,美丽乡村游人如织,热门目的地的休闲度假酒店、民宿保持着较高入住率。今年上半年,累计接待游客478万人次、同比增长38%;综合收入13.4亿元、同比增长33%。

强劲势头背后,是驰而不息的坚定步伐。高平市委、市政府将文旅康养产业纳入“1+4”支柱产业体系,锚定文旅康养产业百亿产值目标,打造战略性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和幸福产业的全域旅游新格局。

中庙老街里,炎帝八音会表演热闹开启。今年,神农镇中庙村推出特色文化夜游活动,融合非遗、传统文化元素,打造中庙书院、文创店、扎染坊、特色美食等区域,让夜游活动更加丰富,游客体验感也更具深度。

不只古香中庙,高平市以优势资源为基、以全域旅游为纲,系统构建“一轴一带一廊”为牵引、两翼协同、三区联动的县域内城乡融合“五大布局”,在太行一号打造四个精品片区,通过有机衔接和功能互补,绘就“连点成线、串线成面”的全域旅游发展新图。

目前,高平市已建成3家4A级旅游景区,9家3A级旅游景区,1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3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喜镇苏庄建设集婚礼举办、婚宴服务、婚俗体验、古村落游览和民宿旅居于一体的大型婚俗文化体验园与康养基地。 高平市委宣传部供图

“文化+旅游” 释放业态消费新潜力

铁佛寺内,被《黑神话:悟空》带火的“诸天众神”,正迎来一波又一波慕名而来的“天命人”。自去年8月开放以来,游客络绎不绝,铁佛寺从“养在深闺”变为“网红地标”。

借此东风,高平市规划了6条旅游精品路线和4条古建研学路线,22处国保单位全部免费开放。为适应旅游市场新需求,带动全域旅游发展,高平市整合多家国有企业资源,集中力量打造集投资、建设、运营于一体的文旅康养产业推动引擎。

喜镇苏庄围绕“太行人家·喜镇苏庄”主题,建设集婚礼举办、婚宴服务、婚俗体验、古村落游览和民宿旅居于一体的大型婚俗文化体验园与康养基地,真正实现“可观、可玩、可住、可回味”的一站式文化之旅。

在釜山村,始建于乾隆年间的棋盘六院正悄然焕发新生。戏剧、剪纸、泥塑、珐华、潞绸等非遗代表性项目,不再只是陈列与符号,而是真正“活”在了一间间老屋之中。

此外,高平市因地制宜拓展文旅消费新场景,推出融合“文化味”与“烟火气”的文旅消费集聚区和旅游休闲街区,蔡志忠美术馆、留念炎樂音乐数字艺术馆、“中国最美书店”钟书阁等一批高品质文化空间与商业综合体相继亮相。

高平市打造一批高品质文化空间。 高平市委宣传部供图

协同提质 构建服务保障新生态

近年来,高平市全面实施基础提升、景区提级、服务提标、品牌提质“四大行动”,系统性地推进文旅产业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精不精”转变,实现文旅产业从量到质的跨越,真正让“流量”变“留量”,让“过客”成为“常客”。

抓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其中,建成“东西南北中”5个高速路口,52公里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全线贯通。炎帝灯会、马拉松比赛、越野摩托车赛等活动连续不断,各景区共计20余场沉浸式演绎各具特色。

抓服务平台建设,强化旅游大数据监管、智慧旅游服务、数据分析等功能,实现客流分析、舆情监测、智能导览和应急响应一体化管理。同时,抓旅游市场监管,在大型商超、综合体、景区、街区等场所推行先行赔付制度,打开消费理赔快速通道。

此外,通过强化从业人员专业技能、文化素养培育、工资待遇提升等措施,高平市推动旅游服务走向标准化、人性化、品牌化,为文旅提质增效提供队伍支撑。

标签:

生活指南
  • 豪士面包荣膺烘焙行业市场地位双项荣誉 每日时讯

    面包指以小麦粉、酵母、水等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原料,经

  • 每日报道:越俎代庖怎么读拼音是什么?越俎代庖下一句接什么?

    越俎代庖怎么读拼音是什么?yuè zǔ dài pá

  • 当前看点!北京升级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启动全市防汛三级应急响应

    北京市气象台7月24日10时40分升级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预计24日17

  • 最新资讯:防灾减灾救灾一线见闻|生活重启 复工复产——广东怀集灾后重建一线见闻

    7月8日至9日,记者重返遭遇6·17严重洪涝灾害的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

  • 福建终止防台风应急响应并维持防汛Ⅲ级应急响应_焦点短讯

    福建省防指决定于9日10时30分终止防台风应急响应并维持防汛Ⅲ级应急

  • 滚动:南大“AI试炼场”发布 无缝对接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

    4日至6日,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创变与守正研讨会在南京举行。来自全

  • 焦点简讯:香格里拉:夏牧场上燃烧的篝火

    最先到来的是23岁的姐姐阿木和20岁的弟弟帮志。这对四川省木里县俄

  • 焦点访谈丨为有源头活水来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同

  • 从宝岛到西安 台胞十余年深耕织就“两岸温情”

    于我而言,‘如何靠近一个人’不仅是工作的核心,更是走

  • 【新疆故事】“00后”单臂小伙:足球为翼逐梦绿茵场

    停球、抢断、射门,足球场上独臂男孩凯塞尔·哈斯木江备受众人关注

  •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在西部,有一群“追光”的青年科学家

    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服务国家防灾减灾和地方生态环境修复;探索前沿

  • 芒种涨水天 哪里进入一年中雨水最充沛时节?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6月5日),我国进入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

  • 一颗粽子的“时空”之旅:端午滋味里的不变情结

    农历五月,在全球华人共同的文化记忆里,端午桌上的一颗粽子是千年

  • 珠江流域维持双应急响应 部分中小河流或有超警洪水

    据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下称珠江委)27日消息,受强降雨影响,未来

  • 破解临床骨缺损修复难题 中国团队历时15年研发材料获准上市

    记者5月15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为破解临床骨缺损修复难题,中国科学

  • 南凭高铁崇凭段首座配电所受电成功 预计7月联调联试

    5月15日,南宁至凭祥高铁崇左至凭祥段(以下简称:南凭高铁崇凭段)龙

  • 民生
    • 当前热讯:上海苏州河畔主题光影音乐会带民众回望抗战历史

    • 国家疾控局印发传染病疫情预警管理办法

    • 世界过敏日特别活动 “科学抗敏”走进家庭一线_焦点

    • 今年以来中国游泳运动员接受兴奋剂检查次数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