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取得历史性成就-微速讯
时间:2025-09-12 16:50:22来源:经济日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9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表示,“十四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系统推进新型工业化走深走实,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供了坚实支撑。

“压舱石”作用凸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十四五”期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增量预计达到8万亿元,对全球制造业增长贡献率超过30%,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门类体系完整优势更加明显。“在全世界504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大多数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李乐成说。

作为制造业主体,传统产业增加值、用工人数等主要指标占全部制造业的80%左右,大部分为基础产业和民生产业,既是竞争优势所在,也是经济增长和群众收入就业的基本依托。工信部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十四五”以来,46个城市开展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累计建成230多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和1260家5G工厂,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过50%。钢铁、水泥熟料等单位产品的综合能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绿色电解铝年产量超过1000万吨。传统制造品牌美誉度大幅提高,优质产品畅销全球,18家传统制造业企业入选世界品牌500强。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5年来,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覆盖最广的网络基础设施,5G基站达到459.8万个,广泛应用于矿山、港口、工厂等领域,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连接数超过了1亿台(套)。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从标杆引领向规模推广转变。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加速推广,人形机器人从“舞台上动起来”“赛场上跑起来”向“家庭里用起来”“工厂里干起来”转变。

“我们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编制印发12个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建设14个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场景,数字技术广泛渗透制造业全流程,融入生产经营,贯通多元场景。”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介绍,下一步,工信部将夯实软硬件供给基础,强化工业互联网支撑底座,完善标准和服务体系,推动两化融合向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迈进。

创新动能澎湃

“嫦娥”落月、“天和”驻空、“北斗”组网,C919大飞机累计交付22架、复兴号CR450动车组成功下线,“沧渊号”超大直径盾构机屡刷工程掘进纪录、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上天入地、钻山探海,大国重器在推动强国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

“重大技术装备被誉为国之重器,是科技进步的重要体现,也是产业升级的有力支撑。”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十四五”期间,工信部坚持自主创新、融合发展,实现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和重大突破,装备产业链的韧性和竞争力不断优化,基础创新和先进制造能力持续增强。

5年来,我国创新投入稳步提升,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1.6%,570多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在世界上“数得着”“叫得响”的创新成果。

大国重器顶天立地,新技术竞相涌现,离不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我们组织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面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取得了一批面向前沿、造福于民的重大科技成果。”李乐成介绍,“十四五”期间,工信部新布局了16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突破近700项关键共性技术,打通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瓶颈;累计认定187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遴选首批241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培育中试平台,架起了产品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桥梁。

“我们将持续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加速补短板、锻长板、强基础。抓好融合关键,支持更多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提高创新的话语权、主导力。畅通融合途径,构建中试平台梯度培育体系,健全标准体系,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建设国家统一技术交易服务平台,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李乐成说。

绿色发展底色更亮

“十四五”期间,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20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不断降低,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绿色建材、绿色船舶等绿色产品大规模普及推广。

目前,我国电解铝行业每生产4吨铝,就有1吨是使用绿电生产的。246个国家绿色数据中心使用的电力有一半以上是绿电。氢能在钢铁、石化等行业应用也实现了突破,百万吨级氢冶金、30万吨级绿色合成氨实现全流程工艺贯通。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风电、环保装备等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迅速,市场规模持续保持全球领先,在形成经济新增长极的同时,为全球绿色转型作出贡献。

今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我们将贯彻行动方案部署要求,进一步提升绿色技术实力。开展低碳零碳工业的流程再造、共性绿色制造技术攻关,加大先进绿色技术装备应用。加强绿色低碳标准的供给和应用,强化绿色金融等政策赋能,擦亮新型工业化绿色底色。”辛国斌说。

标签:

生活指南
  • 豪士面包荣膺烘焙行业市场地位双项荣誉 每日时讯

    面包指以小麦粉、酵母、水等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原料,经

  • 每日报道:越俎代庖怎么读拼音是什么?越俎代庖下一句接什么?

    越俎代庖怎么读拼音是什么?yuè zǔ dài pá

  • 当前看点!北京升级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启动全市防汛三级应急响应

    北京市气象台7月24日10时40分升级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预计24日17

  • 最新资讯:防灾减灾救灾一线见闻|生活重启 复工复产——广东怀集灾后重建一线见闻

    7月8日至9日,记者重返遭遇6·17严重洪涝灾害的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

  • 福建终止防台风应急响应并维持防汛Ⅲ级应急响应_焦点短讯

    福建省防指决定于9日10时30分终止防台风应急响应并维持防汛Ⅲ级应急

  • 滚动:南大“AI试炼场”发布 无缝对接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

    4日至6日,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创变与守正研讨会在南京举行。来自全

  • 焦点简讯:香格里拉:夏牧场上燃烧的篝火

    最先到来的是23岁的姐姐阿木和20岁的弟弟帮志。这对四川省木里县俄

  • 焦点访谈丨为有源头活水来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同

  • 从宝岛到西安 台胞十余年深耕织就“两岸温情”

    于我而言,‘如何靠近一个人’不仅是工作的核心,更是走

  • 【新疆故事】“00后”单臂小伙:足球为翼逐梦绿茵场

    停球、抢断、射门,足球场上独臂男孩凯塞尔·哈斯木江备受众人关注

  •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在西部,有一群“追光”的青年科学家

    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服务国家防灾减灾和地方生态环境修复;探索前沿

  • 芒种涨水天 哪里进入一年中雨水最充沛时节?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6月5日),我国进入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

  • 一颗粽子的“时空”之旅:端午滋味里的不变情结

    农历五月,在全球华人共同的文化记忆里,端午桌上的一颗粽子是千年

  • 珠江流域维持双应急响应 部分中小河流或有超警洪水

    据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下称珠江委)27日消息,受强降雨影响,未来

  • 破解临床骨缺损修复难题 中国团队历时15年研发材料获准上市

    记者5月15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为破解临床骨缺损修复难题,中国科学

  • 南凭高铁崇凭段首座配电所受电成功 预计7月联调联试

    5月15日,南宁至凭祥高铁崇左至凭祥段(以下简称:南凭高铁崇凭段)龙

  • 民生
    • 投洽会观察:共享“中国机遇” 多国向中企伸出“橄榄枝”

    • 海南擘画现代化产业体系:“特色”更特,“优势”更优

    • 当前热讯:上海苏州河畔主题光影音乐会带民众回望抗战历史

    • 国家疾控局印发传染病疫情预警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