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千余青年“追剧”《西南联大》:历史在音乐舞蹈史诗中“活”成青春课
时间:2025-05-06 15:44:40来源:中国新闻网
“当看到西南联大师生在云南扎根办学的场景,身为乡村教师的我瞬间泪目。”4日,在观看音乐舞蹈史诗《西南联大》后,28岁的罗娟深有感触,“西南联大精神告诉我们,青春的价值就是让理想在祖国需要的地方绽放。”

近日,“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由云南师范大学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舞台剧目《西南联大》走出院校舞台,在昆明市呈贡区文体活动中心面向省内各行业青年连演6场,吸引6000余人观看。

图为《西南联大》在昆明市呈贡区文体活动中心演出现场。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供图

87年前,抗战烽火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师生辗转千里抵达昆明,组建西南联合大学(下称“西南联大”)。这所仅存8年多的学校共培养出8000余名师生,先后走出175位院士,其中有2位诺贝尔奖得主、8位“两弹一星”元勋、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作为西南联大衣钵传承者,云南师范大学创排此剧,正是对这段历史的当代诠释。”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晓琼说。

“这不是简单的历史复刻。”剧目总导演、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沈建鑫介绍,作为一次新的尝试,创作团队突破传统舞台剧模式,采用音乐舞蹈史诗这一综合艺术形式,通过《弦歌不辍》《百年沧桑 薪火南迁》等六个篇章,立体展现西南联大教育救国的光辉历史。

历经一年多的创作和排演,2023年11月,《西南联大》在云南昆明首场公演。至今,该剧已在省内演出28场,覆盖观众5万余人次,成为行走的“艺术思政课”。

图为《西南联大》在昆明市呈贡区文体活动中心演出现场。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供图

沈建鑫介绍,公演以来,历经一年多的打磨后,剧组参演人员从260余人精简至70余人,表演时长从两小时压缩到90分钟。“艺术表现更加凝练的同时,我们对演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剧组里一人饰多角是常态。”他说。

“每次演绎闻一多先生《最后一次演讲》,都能感受到知识分子的那份风骨。”剧目参演者、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大二学生余垚在剧组里饰演过不同角色,从空乘专业“跨界”戏剧表演让他收获颇丰。在剧组里,像他这样的演员占三分之一。

“为确保剧目持续性发展,我们以‘传帮带’机制培养学生演员,2023年至今已培养三批。”李晓琼称,为让更多青年加入其中,扩大剧目育人成效,剧组于近日面向全校招募非艺术专业的演员。

“舞台上,每个道具都很有深意。”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邓瑞珂指着舞台上复刻的各类道具说,“火腿椅、泛黄的书本等这些细节让历史可触可感。云南民歌、花灯等元素的融入让红色故事更接地气。”

图为演员们排练《西南联大》剧目现场。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供图

“西南联大与五四运动渊源颇深,其‘刚毅坚卓’的校训是五四精神的延续,希望以此契机让更多青年走进并了解西南联大。”云南师范大学团委书记郑伟俊介绍,“通过问卷调查,我们欣喜地发现通过此次演出超80%的青年对西南联大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意愿明显增强;90%以上的青年认为历史场景的现代化演绎是演出成功的创新点;98%以上的青年愿意把剧目推荐给身边的人。”

“整个剧目中,我最喜欢《泡茶馆》这一幕。”云南大学学生马东称,演员们风趣幽默又很接地气的表演把西南联大师生融入当地风土,适应乡情民俗,与父老乡亲们和谐的生活舞台化了。“这就是用青春语态讲述青春故事的具象化表达。”

剧目中舞台艺术的呈现形式比看教科书、历史书更生动形象,引人入胜。云南青年蔡芳称,“时代虽变,但我们为国家崛起而读书、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志向不能变。”

据介绍,截至目前,该剧已被列入云南省“讲好五个故事”文艺作品,获得云南艺术基金2023年度重大项目。

“未来,我们将继续打磨剧目,让西南联大精神‘走得更远’。”沈建鑫说。

标签:

生活指南
  • “在家剥罗森呢大娘”是什么梗?在家剥罗森呢大娘是什么意思?

    在家剥罗森呢大娘 是一个网络流行梗,源自河南方言。以下是对其含

  • 粤藏师生同上一堂AI课 学习交流用AI做小程序

    4月14日,广州与西藏林芝市波密县的师生齐聚一堂,共上AI教育交流课

  • 助睡眠产品扩容提质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睡眠问题困扰着越来越多人,也催生了

  • 马鞍山综保区一季度保税电商进口额实现新突破

    随着一批从韩国进口的日化用品进入马鞍山综合保税区1210保税仓,马

  • 作家毕淑敏谈最新长篇《昆仑约定》:是对一座山许下的承诺

    是埋在心里几十年的种子,也是对一座山许下的承诺,作家毕淑敏的最

  • 快停下!这个习惯让人反复内耗!但很多人却每天都在无意识地做

    当你立下一个目标的时候,是不是经常会这样:想学英语,先囤了 30G

  •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多措并举支持民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14日发布的《银行间债券市场进一步支持民

  • 100万注册公司撬动2.3亿骗资,悦聊App什么来头?

    你能想象到,一款注册资金仅为100万元的约会App公司,竟然诈骗了超2

  • 居家养老如何变“享老”?委员来支招

    3月7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别举行小

  • 今年前两个月有近65万人次外籍旅客从上海空港口岸入境

    中新网上海2月28日电 (陈静 黄波)2025年以来,外国人来华热度不减

  • 中国将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复苏发展

    中国将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复苏发展(国际论坛)非中合作不断提质升级,

  • 新疆木垒新能源产业迎“开门红” 订单额已破亿元

    中新网乌鲁木齐2月21日电 (陶拴科 王梦君)记者21日从新疆木垒县人

  • 新职业带来新机遇——“探店达人”链接线上线下促消费助就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智库联合劳动经济学会数字经济专

  • 中国证监会:科创债试点以来累计发行1.2万亿元

    中新社北京2月7日电 (记者 陈康亮)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周小舟7日

  • 文化潮起来 消费旺起来

    消费升腾跳动,城市脉搏跃动,新春的广州一片火热。刚过去的蛇年春

  • (新春见闻)大明湖畔“夏雨荷”花灯俏皮续热

    中新社济南2月2日电 题:大明湖畔夏雨荷花灯俏皮续热中新社记者

  • 民生
    • 第32届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奖赛首批参赛酒抵达宁夏

    • 中国量子计算企业将参与西班牙算力中心建设

    • 广西凌云万亩李花进入盛放期 农旅融合促振兴

    • (聚焦博鳌)前瞻:在博鳌抚触亚洲可持续发展新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