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2025年
首封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跨越千里
送至山东省青岛体育训练中心
正在指导年轻运动员的张娟娟
收到了这份
由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
送上的祝福
张娟娟是中国射箭史上首位奥运金牌得主、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射箭个人项目冠军,多次在世界大赛中获得冠军。退役后,她投身于射箭项目的推广普及工作,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运动员,助力他们在赛场上取得佳绩。鉴于她在体育教育管理领域作出的贡献,她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荣誉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如今,这位从青岛走出的体育健将,即将成为中国人民大学2025级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
“欢迎你从奥运赛场走来,带着为国争光的荣耀,在人大续写新的辉煌!”张东刚代表学校为张娟娟送上录取通知书。
张东刚介绍,今年录取通知书蕴含着“四个一”:“一幅画卷”徐徐描绘着人大学子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是学校红色校史和精神品格的生动呈现;“一盏书灯”记录着领袖的谆谆嘱托和学校的发展剪影,照亮着人大学子未来的求知之路;“一本书”是陕北公学教师艾思奇先生的《大众哲学》,跨越时空传递着真理的力量,让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成为每名新生的行动指南;“一套书签”分别代表着学校五大学科发展布局,引领着广大新生紧跟时代发展,奋进学术前沿。
张东刚表示,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典范和缩影,具有鲜明的红色基因。今年,学校继续实施“英才培育计划”,招收了一批像张娟娟一样为强国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立下卓越功勋的模范人物,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
“希望你以迈入人大为崭新起点,把‘为国争光、敢于突破’的体育精神与‘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的精神品格结合起来,在人大课堂、祖国大地与国际舞台,再射学术之矢、成长之梦、报国之心。”张东刚勉励张娟娟依托卓越的运动成就和教育实践经验,深化中华体育精神的理论阐释与实践探索,为走出中国特色体教融合之路贡献智慧与力量。
从青岛体校的射箭新星,到站上奥运最高领奖台,张娟娟的成长历程,宛如一部引人入胜的传奇史诗。她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努力,铸就了属于自己的璀璨辉煌。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张娟娟在射箭女子个人赛中一“箭”封喉,实现了中国军团在奥运射箭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同时也终结了韩国射箭队在奥运会上连续24年夺冠的纪录。
回顾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张娟娟始终认为是强大的祖国给了自己最有力的支撑,她说:“对于一名运动员来说,主场作战的荣誉感和自信心是无与伦比的,我当时感觉自己就是拎着弓上场决斗的战士,是在为祖国而战。”
真正的荣耀,从来不是偶然的幸运,而是用热爱浇灌出的必然。张娟娟的坚持,像一支永不偏离靶心的箭,穿透岁月的考验,抵达梦想的彼岸。而她所传递的,不仅是一枚金牌的辉煌,更是一种永不言弃的力量——在属于自己的赛场上,勇敢拉弓,无畏前行。
当奥运赛场的掌声渐渐远去,张娟娟将那份为国争光的赤诚,化作了更绵长的温暖,用另一种方式继续她的“十环人生”。她这些年来想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如何在青少年中普及射箭、发掘培养更多的世界冠军。
她曾多次到中小学校园为孩子们分享奥运赛场上的感受,推动射箭运动在青少年中发展。2020年,张娟娟所著的以青少年为主要受众的《跟奥运冠军学射箭(漫画版)》一书出版发行。她为漫画插图拍了数百张动作要领照片,还多次化身书中人,从技术动作到身体训练,“亲自上阵”示范。
“体育给我的不只是荣誉,更是传递爱的能力。”张娟娟常这样说。从瞄准靶心的专注,到服务社会的热忱;从突破纪录的拼搏,到播种希望的坚持,她让“冠军”二字超越了赛场,成为照亮更多人前路的温暖灯火。
中国人民大学
是张娟娟向往已久的学术殿堂
收到录取通知书
她心潮澎湃、备受鼓舞
“奥运赛场的淬炼让我深刻领悟到射箭运动蕴含的教育价值,在转型为射箭推广者的十余年间,我始终秉持运动员‘百步穿杨’的执着,为青少年开展射箭普及工作。基于对青少年成长规律的观察,我积累了丰富的教育实践案例,促使我开始思考如何从理论研究层面推动体教融合发展。”
通过学术研究、实践创新和社会服务的有机结合,促进体教深度融合是张娟娟的目标,因此,她选择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作为自己博士阶段的专业。
“人民大学大师云集,学术氛围浓厚,我希望自己能将多年运动生涯的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成果,为中国教育、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我期待在人大这个新赛场,再次突破自我!”
张娟娟能够重返校园,得益于学校今年继续面向各行业优秀人才招收博士研究生的“英才培育计划”。该计划依托吴玉章学院设立,聚焦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改革发展方向,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办学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中涌现的先锋模范、行业英才为核心培养对象,以治国理政能力培养和领导力提升为核心,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涌现出先锋模范的伟大实践进行学理化阐释,进一步服务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
“英才培育计划”通过设立“劳模班”“英模班”,培养一批未来能够服务党和国家决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引领行业产业变革、承担重大战略任务,最终成长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顶尖战略人才;通过设立“海外治国理政英杰班”,加强治国理政交流互鉴,培育一批知华友华爱华的全球治国理政一线杰出人才,不断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为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从斩获奥运金牌的“神箭手”
到体育教育管理领域的“全国劳模”
祝贺张娟娟!
期待你
在人生的赛场
拉满弓弦,蓄力梦想
书写新的篇章!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