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热讯:胃癌筛查困局有望破解:AI影像分析推动胃癌早筛智能发展
时间:2025-06-26 16:35:22来源:经济参考报
 近日,浙江省肿瘤医院(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以下简称“浙江省肿瘤医院”)胃外科胡灿分享了一个案例,AI模型从胃癌患者6个月前拍摄的CT中识别出胃癌信号,而同期的人工读片却未能发现任何异常。这一突破性发现,为胃癌早诊早治开辟了全新路径,也揭示了AI技术在早期肿瘤筛查领域的巨大潜力。

  该AI模型由浙江省肿瘤医院联合阿里巴巴达摩院研发,登上了国际顶尖期刊《自然·医学》。


(资料图)

  “我们回溯了一位胃癌患者确诊前的所有CT影像,发现AI模型在其出现症状前半年就已发出预警。”胡灿介绍,2024年4月,该患者因“进食梗阻”症状就医,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胃癌,且此时病情已发展至T4期。回溯发现,该患者2023年10月曾因检查肺结节拍摄平扫CT。胡灿将这张旧片子导入AI模型,在胃部区域提示“胃癌高风险”。

  这一案例并非个例,胡灿所在团队对多例胃癌患者的回顾性研究均显示,AI模型能够敏锐捕捉到胃壁厚度、黏膜纹理等细微改变,这些早期病变特征往往会被人工读片所忽视。胡灿指出,由于CT分辨率相对较低,既往从未被用作胃癌筛查的常规手段。若没有AI技术辅助,即便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生,也很难在平扫CT中捕捉到早期胃癌在非重点扫查区域呈现的细微病变特征。

  AI从平扫CT中提前发现胃癌的成果,无疑为胃癌筛查带来了新曙光。这意味着,在非胃部专项CT检查中,AI也有望同步完成胃癌初筛工作,让每年数千万接受其他部位CT检查的患者,获得“机会性筛查”,大幅提升胃癌早诊比例。

  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国家癌症中心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胃癌的年发病人数超过35万,位列所有恶性肿瘤第5位;死亡人数超过26万人,位列恶性肿瘤第3位。

  但从目前来看,胃癌的诊断和筛查仍依赖胃镜检查,但由于其侵入性、高成本和需要专业内镜医生,胃镜的应用受到极大限制。此外,由于早期缺乏典型症状,超过60%的患者在诊断时出现局部或远处转移。而早期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超过90%,中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30%。因此,迫切需要寻找高效、便捷的胃癌早筛方法来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率,改善该类人群的预后。

  “从原始理念创新、技术研发,再到应用场景拓展,我们的研究都实现了重大突破。”浙江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程向东表示,我国胃癌筛查面临着民众依从性低、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难题,这也是造成我国早诊率低的主要原因。以日本、韩国为例,他们通过大力推行胃镜筛查,显著提高了胃癌早诊率,但这在我国现阶段难以复制。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医疗资源相对紧张,即便让民众每4-5年进行一次胃镜筛查也并不现实。因此,探寻符合我国国情的筛查方案至关重要。

  “AI技术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可能。”程向东表示,AI模型效率极高,通过低成本、无创式的平扫CT结合AI分析,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胃癌风险。一旦模型广泛应用,我们可以将筛查出的5%-6%高风险人群,精准导向胃镜检查,以我国现有的医疗资源,完全能够满足这部分人群的检查需求。如此一来,早期胃癌患者比例有望显著提升,每年哪怕提高5%-10%,对胃癌防控工作而言也是巨大的进步。

  程向东进一步指出,AI+CT筛查绝非简单的技术替代,而是一场筛查范式的根本性变革。他强调,AI+CT筛查模式具备三大显著优势:其一,具有出色的兼容性,能够无缝融入现有的CT检查流程,无须额外购置设备,节省了大量资源;其二,具备广泛的普适性,为那些对胃镜检查不耐受的人群,像老年群体、心肺疾病患者等,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替代筛查方案;其三,彰显了突出的普惠性,传统胃肠镜、增强CT等检查项目累计费用较高,而基于平扫CT+AI的“一扫多筛”模式,成本仅需200元左右,大大降低了筛查门槛。

  事实上,达摩院医疗AI并不是首次应用于平扫CT识别癌症。此前,达摩院医疗AI的DAMO PANDA模型便将胰腺癌早期筛查模型的特异性提升到了99.9%,这意味着每1000次测试中只出现一个假阳性,其检测胰腺恶性肿瘤的能力可达92.9%,鉴别胰腺癌的能力比放射科医生独立判断时的平均表现提高了34.1%。

  阿里巴巴达摩院高级算法专家夏英达表示,平扫CT普遍被百姓所接受,大量用于各类的门诊、体检场景。它的对比度极低,多用于肺炎、肺结节等日常疾病诊断。随着大数据、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发展与临床验证的加深,发现AI能够观察到平扫CT图像中人眼极易错过的微小密度差异,继而有效检测出癌症病灶。因此,达摩院率先在业内提出以“平扫CT+AI”的方式进行癌症筛查,并联合全球顶尖医疗机构开展临床研究验证。

  对此,程向东表示,随着AI技术在医学影像领域的深度应用,我国胃癌防控有望从“被动治疗”转向“主动预防”,为全球肿瘤早筛提供“中国方案”。

标签:

生活指南
  • 焦点访谈丨为有源头活水来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同

  • 从宝岛到西安 台胞十余年深耕织就“两岸温情”

    于我而言,‘如何靠近一个人’不仅是工作的核心,更是走

  • 【新疆故事】“00后”单臂小伙:足球为翼逐梦绿茵场

    停球、抢断、射门,足球场上独臂男孩凯塞尔·哈斯木江备受众人关注

  •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在西部,有一群“追光”的青年科学家

    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服务国家防灾减灾和地方生态环境修复;探索前沿

  • 芒种涨水天 哪里进入一年中雨水最充沛时节?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6月5日),我国进入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

  • 一颗粽子的“时空”之旅:端午滋味里的不变情结

    农历五月,在全球华人共同的文化记忆里,端午桌上的一颗粽子是千年

  • 珠江流域维持双应急响应 部分中小河流或有超警洪水

    据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下称珠江委)27日消息,受强降雨影响,未来

  • 破解临床骨缺损修复难题 中国团队历时15年研发材料获准上市

    记者5月15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为破解临床骨缺损修复难题,中国科学

  • 南凭高铁崇凭段首座配电所受电成功 预计7月联调联试

    5月15日,南宁至凭祥高铁崇左至凭祥段(以下简称:南凭高铁崇凭段)龙

  • 中新网评:退货率高的板子不该只打消费者

    近日,某电商平台上线高退款人群屏蔽功能引发网络热议,消息一出立

  • “在家剥罗森呢大娘”是什么梗?在家剥罗森呢大娘是什么意思?

    在家剥罗森呢大娘 是一个网络流行梗,源自河南方言。以下是对其含

  • 粤藏师生同上一堂AI课 学习交流用AI做小程序

    4月14日,广州与西藏林芝市波密县的师生齐聚一堂,共上AI教育交流课

  • 助睡眠产品扩容提质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睡眠问题困扰着越来越多人,也催生了

  • 马鞍山综保区一季度保税电商进口额实现新突破

    随着一批从韩国进口的日化用品进入马鞍山综合保税区1210保税仓,马

  • 作家毕淑敏谈最新长篇《昆仑约定》:是对一座山许下的承诺

    是埋在心里几十年的种子,也是对一座山许下的承诺,作家毕淑敏的最

  • 快停下!这个习惯让人反复内耗!但很多人却每天都在无意识地做

    当你立下一个目标的时候,是不是经常会这样:想学英语,先囤了 30G

  • 民生
    • 9000+应用参与打造70+创新体验,鸿蒙助力开发提效,全速联合创新

    • 瑞士布鲁法尔创新中心在上海杨浦成立

    • 苍梧县亮相《300秒看家乡》古郡苍梧 六堡茶乡

    • 艺术时刻开启!“北京艺术季”开幕活动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