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电子囤物吗?调查显示八成受访者有数字囤积的习惯
时间:2024-11-28 13:28:58来源:中国青年报
你电子囤物吗?调查显示八成受访者有数字囤积的习惯

照片、聊天记录和音视频是受访者最爱囤积的三类电子资料

遇到什么资源都想着先存上,手机里的照片视频都不舍得删……如今,随着科技发展,数字资源的收集不再受空间限制,人们看重的内容都能被收入“囊”中。久而久之,很多人都陷入了喜好电子囤积的怪圈:持续累积数字数据且删除困难。你有类似的情况吗?

前不久,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001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2.0%的受访者都有数字囤积的习惯。照片、聊天记录、音视频是受访者最爱囤积的三类内容。53.3%的受访者感慨数字囤积是一种心理安慰,“存上就尽在掌握中”。54.6%的受访者建议囤积前理性评估判断数字信息的价值。

照片、聊天记录和音视频是受访者最爱囤积的三类电子资料

山东师范大学本科生王雨平时喜欢囤积照片和视频,出游回来拍摄的内容都要剪辑成视频,素材也从不舍得删除,“因为成片中的音乐会掩盖人物的原声,或只截取图片部分,原素材是最能还原当时情景的资料了”。

宁夏大学研究生谢梦也有同感。她几个月前刚换的手机,已经存了几千张照片了。“里面很多图片很相似,可是想着有些图片虽然整体拍得不好,但局部很不错,就都留下了。平时看到一些旅游攻略也会保存下来,其实有的地方一直没去,有的地方虽然去了也懒得往回翻了,都是重新搜索攻略。”

在陕西省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吴宇智非常喜欢收集搞笑的表情包和视频,此外,“遇到一些感觉对工作有帮助的学习类视频,也会第一时间保存下来。最近开始学做饭,又收藏了许多美食教程类视频”。吴宇智从未清理过聊天记录,“现在聊天记录也可以作为法律证据了,万一遇到麻烦也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手段”。

调查中,82.0%的受访者都有数字囤积的习惯,其中,近三成(28.9%)坦言挺严重。

大家喜欢囤积哪类电子资料?调查显示,照片(59.0%)排在首位,其次是聊天记录(49.3%),其他主要还有:音视频(46.1%),自我提升类资源(44.0%),公众号文章(37.1%),影视剧(36.0%),工作文件(32.1%)。

53.3%受访者认为数字囤积是一种心理安慰,“存上就尽在掌握中”

“我很喜欢通过照片和视频来分享自己的经历。”王雨说,“比如聊起去过的旅游城市的特色美食,哪怕是很久以前的照片,我也要翻出来。找到的时候我是特别满足的。”她觉得,这是一种情感依赖,“可能以后不一定再有机会回到那个场景中做同样的事了,但照片里的故事、人物,会帮我回忆起那些时刻,这是非常有纪念意义的”。王雨大三时曾到一所中学实习,当时拍摄的很多照片和视频都保存了起来,“我会一直留着”。

“现在人们的时间越来越碎片化,看到一个‘干货’内容,就想存起来,或者内容较多,一时半会儿看不完,收藏起来以后可以随时看。这使我心理上感到充实,时间利用得也充分。”吴宇智说,“看到觉得‘可能有用’的东西,不收藏起来就有种‘亏’了的感觉,好像存起来了内容就是自己的了。”他觉得,现在网络信息越来越多,数字囤积也是人们面对海量信息的一种缓冲的方式。

谢梦感觉,大数据的精准推送加剧了人们电子收藏夹的膨胀。此外,很多人都存在认知焦虑,看到不在自己知识储备范围之内的内容,就想去习得,下意识地就会放到收藏夹里,但最终能回头去看的并不多。

为什么人们的数字囤积行为普遍?调查显示,53.3%的受访者感慨是一种心理安慰,“存上就尽在掌握中”,52.4%的受访者希望能保留“过去”,留住时光,51.1%的受访者表示存储成本低且容量无限大,50.0%的受访者表示追求安全感,担心以后会用到,42.2%的受访者觉得能获得自我满足感和控制感,34.9%的受访者表示操作便捷不费力。

华中师范大学硕博连读生吴旭瑶,专注于研究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和行为表现,数字囤积是其研究的重点方向。她介绍,数字囤积行为的产生有很多原因,比如情感维系、提升自我、提高岗位竞争力等。“总的来说,数字囤积是出于一种对未来的担忧,囤积行为的合不合理主要看动机。如果是为了囤而囤,显然是不合理的。”

54.6%受访者建议囤积前理性评估判断数字信息价值

王雨觉得,数字囤积要注意两点。“一是尽量收集当下用得到的内容。比如我计划学习烘焙,还没有工具时就收藏了许多内容,结果过阵子我不打算学了,这些内容根本没用上,也懒得专门删除。不如让自己的电子空间从一开始就‘轻装上阵’。”另一方面,她认为要提高整理的执行力,“比如没用的照片拍出来就直接删除,降低集中处理的难度,也缓解畏难情绪”。此外,王雨特别希望各网络平台在功能设计上更加人性化。“有的平台设置了收藏分类、关键词检索功能,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但有的平台就没有,打开收藏夹什么都在里面,很乱。”

“我发现喜欢囤积却最终利用率不高的情况非常普遍,也有不少人因后来的行为与最初储存时的预期相差较大而产生心理压力。”谢梦说,“我们需要理性地认识到,知识永远是无上限的,能保证在当下阶段做好想做的、该做的,就已经很棒了。额外的知识获取是在此基础之上做加法,所以我们首先要以平常心去看待,不给自己带来情绪负担。其次就是注意按需收藏,追求质量而不是数量。”

吴旭瑶介绍,当前国内对数字囤积行为动机的研究主要从3个维度来划分,一个是“积累”,一个是“因工作需求”保存,一个是“因情感需求”保存。“如果是比较合理的囤积动机和行为,大家无须过于焦虑和紧张,如果对心理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那就需要进行一些‘断舍离’或采用其它调节方式。”

调查中,54.6%的受访者认为囤积前要理性评估判断数字信息价值,54.3%的受访者建议定期进行删除清理,51.5%的受访者建议有意识地分类整理,内容有序化,50.9%的受访者认为要通过设置收藏夹上限等方式抑制盲目囤积的冲动,48.9%的受访者建议明确目标和需求,按需囤积。

受访者中,05后占1.4%,00后占26.3%,95后占27.2%,90后占27.5%,85后占17.6%。男性占41.1%,女性占58.9%。

标签:

生活指南
  • 热血史诗再现 电视剧《上甘岭》创作座谈会举行

    中新网北京11月22日电 (记者 高凯)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北京市

  • 工信部发布《2024年5G工厂名录》400家工厂入选

    在11月19日举行的2024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 山东济宁:公租房申请全链条网上办

    温暖、舒适、踏实。11月15日,济宁市正式供暖,任城区观音阁街道府

  • ​西平县专探朱庄小学举办“执笔书经典 古韵逸书香”汉字书法比赛

    为了传承和发扬中国汉字书法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和语言

  • 何以“可爱到发芽”?——十五运会吉祥物诞生记

    新华社广州11月11日电(记者王浩明、刘大伟)今晚通宵。这是8日下午

  • 中国培育钻石毛坯产量全球占比超七成

    中新社郑州11月8日电 (王宇)2024金刚石产业大会8日在河南郑州举行

  • 香港最大海岸公园成立 加强保育中华白海豚

    香港特区政府渔农自然护理署(渔护署)11月1日宣布成立北大屿海岸公园

  • 《披荆斩棘4》正式收官,简约风才是哥哥的心头好

    随着芒果TV年度人气综艺《披荆斩棘4》的圆满收官,作为节目的官方合

  •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社会物流总额258.2万亿元 同比增长5.6%

    中新社北京10月29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9日发

  • 工信部:前三季度工业和信息化经济运行平稳

    中新网10月23日电 国新办2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前三季度

  • 观热点:大公国际发布首份新金砖国家投资环境评价报告

    中新网北京10月21日电(记者 张文晖)21日,《新金砖国家投资环境评

  • 【天天速看料】购买不计免赔车险的考虑因素有哪些?不计免赔保险是什么意思?

    购买不计免赔车险的考虑因素有哪些?1、车辆价值:如果用户的车辆价

  • 灵活申赎怎么取出来?基金灵活申赎好还是定期好?_天天观热点

    灵活申赎怎么取出来?灵活申赎是指基金、债券等理财产品可以在任何时

  • 长宽高的顺序怎样表示?直径是指长度还是宽度?

    长宽高的顺序怎样表示?长宽高的顺序表示是尺寸,是长宽高的先后顺序

  • 哈伊高铁跨222国道特大桥连续梁顺利合龙|每日看点

    中新网哈尔滨10月4日电 (张权 韩运松)10月4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

  • 保持口腔健康 打好“组合拳”

    民以食为天,食以齿为先。但如果牙齿出现各种问题,不仅会带来疼痛

  • 民生
    • 贯彻落实“十一号检察建议” 守护“夕阳红”

    • 深度聚焦中国工业智能领域发展 2024国家工业软件大会即将在沪举行

    • 忠县兴峰乡举办柿子采摘节暨消费帮扶活动

    • “空心村”长出“致富草”:从一人试种到全村增收-当前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