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城市更新是城镇化发展历史的必然过程
时间:2025-03-09 17:46:28来源:中国新闻网
在9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指出,城市更新是城镇化发展历史的必然过程。

倪虹强调,实施城市更新,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抓好这项工作,目的就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让城市能够更宜居、更韧性、更智慧,让人民群众能够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城市更新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到地方考察调研的时候,经常走进社区、看望群众,察看老旧小区改造等更新项目。去年4月,在重庆九龙坡区民主村社区,总书记强调,老旧小区改造既要保留历史记忆和特色风貌,又要解决居民关切的实际问题;今年1月,总书记在沈阳大东区长安小区再次强调,城市更新要因地制宜,一切着眼于便民、利民、安民,特别要更好地关心呵护‘一老一小’。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城市更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倪虹表示。

“总书记深厚的为民、爱民情怀,让我们深受感动、深受教育。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牢固树立和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扎扎实实推进好城市更新工作。”倪虹并介绍了一组数据:从2019年中央部署实施城市更新以来,全国已累计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近28万个,惠及1.2亿居民;加装电梯超过13万部,增加停车位380万个,增设养老、托育设施近8万个,增加充电桩105万个,新增文化休闲、体育健身场所3100万平方米;更新改造地下管网约50万公里;打造“口袋公园”4万多个、建设城市绿道12万公里。“‘小切口’改善‘大民生’。这些小事、实事,解决的都是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实打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受到了群众欢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城市更新。我们将重点从两个方面抓好落实。”

倪虹介绍称,第一,抓体检,找准问题。城市和人一样,是一个有机生命体,人要保持健康,就要通过体检,发现病灶、找到病因,开准药方、解决问题,城市也一样。经过前一阶段的试点探索,现在,“先体检、后更新”“无体检、不更新”,已经成为城市更新工作的共识。

怎么体检?就是要坚持两个导向。一个是,问题导向,从住房、到小区、到社区、到城区,去查找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比如,停车难、充电难,养老服务设施不足、儿童活动场地不够等。另一个,目标导向,查找影响城市竞争力、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弱项。比如,文化特色缺失、公共服务不均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不高、现代科技与城市管理融合不充分等。体检发现的问题,就是城市更新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目前,全国290多个地级市已经全面开展城市体检,我们还将支持有条件的县级市也开展体检。

第二,抓项目,解决问题。“我们将下功夫实施一批惠民生、促发展、防风险的更新项目,重点有三类。”

倪虹表示,第一类,是民生类的项目。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着力抓好三件事:一是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旧小区都要纳入改造范围,因地制宜实施改造。也鼓励地方探索居民自主更新改造老旧住宅。二是城中村改造项目,现在范围已经扩大到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在去年新增100万套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改造规模。三是大力推进完整社区建设,重点是聚焦“一老一小”,完善无障碍适老化配套设施,增补托育服务设施、儿童活动场地。

第二类,是发展类的项目。一是更新一批老工业区、旧厂房,植入科技研发、文化创意、人工智能等新业态、新功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筑巢引凤,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二是改造一批老旧街区,打造精品街道、城市客厅,建设活力街区,为青年人提供更多创新创业空间,为市民创造更多消费场景。三是保护、修缮一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推动活化利用,让城市文化遗产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融入城市生产生活。

第三类,是安全类的项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宜居、韧性、智慧,都离不开安全这个根本。重点抓三件事:一是再建设改造地下管线15万公里以上,守护好城市的“里子”和“良心”。二是推进调蓄设施、排水管网、排涝泵站等工程项目,聚焦消除城市的严重易涝积水点,再完成1000个排水防涝重点项目建设。三是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基础设施,重点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努力实现地级及以上城市燃气、供水、排水等生命线工程安全监测全覆盖,有效提升城市安全运行保障能力和韧性。

“城市更新的这些工作,每一件其实都很不容易。大家都知道,加装电梯,统一居民意见不太容易;增加停车位,去找到合适的地方也不太容易;在更新施工过程中会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解决这些难题,我们中华民族有传统美德,邻里相亲、守望相助,我们要发扬这种美德,一起来商量、一起来支持,大家携起手来,把每一件民生实事一件一件办实、办好。”倪虹表示。

标签:

生活指南
  • 居家养老如何变“享老”?委员来支招

    3月7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别举行小

  • 今年前两个月有近65万人次外籍旅客从上海空港口岸入境

    中新网上海2月28日电 (陈静 黄波)2025年以来,外国人来华热度不减

  • 中国将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复苏发展

    中国将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复苏发展(国际论坛)非中合作不断提质升级,

  • 新疆木垒新能源产业迎“开门红” 订单额已破亿元

    中新网乌鲁木齐2月21日电 (陶拴科 王梦君)记者21日从新疆木垒县人

  • 新职业带来新机遇——“探店达人”链接线上线下促消费助就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智库联合劳动经济学会数字经济专

  • 中国证监会:科创债试点以来累计发行1.2万亿元

    中新社北京2月7日电 (记者 陈康亮)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周小舟7日

  • 文化潮起来 消费旺起来

    消费升腾跳动,城市脉搏跃动,新春的广州一片火热。刚过去的蛇年春

  • (新春见闻)大明湖畔“夏雨荷”花灯俏皮续热

    中新社济南2月2日电 题:大明湖畔夏雨荷花灯俏皮续热中新社记者

  • 广深线上的“守望者”:为春运安全“点灯”

    1月17日凌晨,皓月当空,寒风拂面。空旷的广东东莞常平站站场内,南

  • 新华鲜报丨“China Travel”同比上升112.3%!来过,就会爱上

    新华社北京1月14日电题:China Travel同比上升112 3%!来过,就会

  • 到2030年全国优质饲草产量有望达到1.3亿吨——饲草产业迎“三增”

    中国居民餐桌上的牛羊肉美味正越来越多。保障牛羊肉稳定供给,离不

  • 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三期扩建高架桥主体工程合龙贯通

    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总投资105 1亿元人民币,包括机场工程、空管工

  • 拥抱人工智能 引领未来产业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

  • 新兴镇: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打卡”消防站收获多

    为全面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切实增强广大干部群众消防安全意识,12月6

  • 热血史诗再现 电视剧《上甘岭》创作座谈会举行

    中新网北京11月22日电 (记者 高凯)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北京市

  • 工信部发布《2024年5G工厂名录》400家工厂入选

    在11月19日举行的2024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 民生
    • 驻马店开发区金河办事处小界牌社区:扫雪除冰显担当 守护安全暖民心

    • 奚美娟连任上海市文联主席 孙甘露当选上海作协主席

    • “00后”大学生追梦戏曲 探寻古戏新唱

    • 河南现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逾40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