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出海”须有新思路新模式
时间:2024-12-26 19:21:00来源:光明日报
 过去,我们从海外引进大量文化产品来丰富国内文化市场。这些引进的文化产品,丰富了国人的文化生活,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同时,一些国际知名文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也带来全新的产业发展理念和文化服务模式。如今,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世界渴望了解中国,中国也需要讲好自己的故事以改变外界的刻板印象。因此,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我们不仅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最大的底气。比如,北京中轴线、春节今年接连申遗成功,彰显了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增强了我们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自信心。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白,“文化出海”与工农业产品出口不同,它侧重于精神、价值观、艺术审美以及生活方式等层面的对外传播,旨在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历史传承、民族精神等深层次内容,这决定了“文化出海”不能照搬照抄工农业产品的出口方式和出口路径,而须有新思路、新模式。

  “文化出海”属于文化交流范畴,文化交流最重要的是要促进民心相通,而促进民心相通一定要引起民众情感的共鸣。日前在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唐——一个多元开放的朝代(7至10世纪)”展览,展示了大量印刻着西方人物面孔的唐代文物,引起当地观众的极大兴趣,不仅让他们看到中国艺术品的独特魅力,也让他们认识到中西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所以,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展览,而是一次文化观念的交流和心灵情感的对话。

  近些年,在“文化出海”中,我们在文艺作品、文化产品选择上,越来越懂得抓住外国观众的兴趣点、关注点、兴奋点,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比如,舞剧《咏春》抓住外国民众对中国功夫的兴趣点,“穿透”文化壁垒,在伦敦演出12场,吸引近1.3万人次观演,受到英国主流媒体及观众的广泛关注与好评;舞剧《西游》主打外国人比较熟悉的《西游记》IP,在巴黎演出结束后,现场掌声经久不息,深受当地观众欢迎;电影《孤注一掷》在蒙古国所有大型影院上映,电影《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成功参加海外多个电影节,都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

  随着中外交流的扩大,“文化出海”的主体也不断增加,其中文化企业扮演着重要角色。文化企业如何在“文化出海”中更好发挥作用?

  文化企业要深刻洞察海外观众的文化需求,依托新技术、新应用、新场景,持续开展跨国文化交流合作,创新“文化出海”模式。

  文化企业要努力推动中外博物馆在艺术品展览、展示以及创作方面的合作,探索跨国文化交流的有效路径。在此过程中,不仅要推动中国艺术品创作在题材、内容、形式、语态上寻求突破,还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巧妙结合,赋予中国特色艺术语汇以国际化的表达方式,让世界能够全面领略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文化企业要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在国际上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为此,不仅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业集群,还要构建更加科学公正的艺术品评价体系,进而推动外国文化界对中国艺术品价值的认知和认可,为海外流失文物顺利回归创造有利条件。

  文化企业要整合各方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拓宽中国文化艺术品在海外市场的传播渠道。在这方面,保利文化与美高梅已签署《文化艺术项目总体合作协议书》,双方将结合各自优势,为中国艺术博物馆提供高品质的展览策划和艺术品展示服务。此外,双方联合打造的“保利美高梅博物馆”也于日前在澳门开馆,将架设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互鉴的桥梁。

  文化企业在推动“文化出海”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与国际知名文化机构、旅游企业等深度合作,共同策划实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艺术项目,积极探索“文化+旅游”“文化+科技”“文化+教育”等跨界合作模式,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各方共赢。在这方面,保利文化近些年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比如,多次举办“国际游学演研”活动,围绕巴黎奥运会、中澳友好交流等主题,受邀举办中法国际合唱团联排联演、青少年国际展演、悉尼新春盛典、中德国际艺术节等一系列文化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了宝贵的出国表演机会,还借力于外部合作伙伴推动中国文化“出海”,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也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年轻艺术人才。目前来看,这种模式是成功的,为中国文化“出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过去,我们的“文化出海”在对外传播力、国际影响力方面存在诸多短板,缺乏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产品,无法形成清晰的中国文化符号,使得许多外国观众对中国故事的理解存在偏差。随着全球性的数字文化平台的大量涌现,“文化出海”有了更多渠道。文化企业要提升数字化运营能力,善于运用数字化平台向世界推介中国的优秀文艺作品、优质文化产品。

  具体而言,要利用好各种网络平台,加大向外国观众推介中国优秀影视剧、短视频作品的力度,并提高市场定位的精准度,对不同人群进行个性化内容推介,提升用户体验,激发外国观众对中国文艺作品、文化产品的兴趣。同时,文化企业也要积极构建数字文化平台,开发数字文化产品,推动文化数据共享,努力打造“文化出海”的新高地。在这方面,保利文化已在进行积极探索,比如采用裸眼3D全息技术,将收藏于保利艺术博物馆的圆明园兽首以数字化形式呈现,让外国观众不到博物馆也能参观文物,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文化出海”是向世界全方位展示中国形象的镜子,也是推动文明互鉴的重要引擎。随着“文化出海”步伐的不断加快,中国文化将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文化企业要结合自身定位,不断探索“文化出海”的新模式、新路径,积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为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贡献自己的力量。

标签:

生活指南
  • 拥抱人工智能 引领未来产业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

  • 新兴镇: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打卡”消防站收获多

    为全面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切实增强广大干部群众消防安全意识,12月6

  • 热血史诗再现 电视剧《上甘岭》创作座谈会举行

    中新网北京11月22日电 (记者 高凯)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北京市

  • 工信部发布《2024年5G工厂名录》400家工厂入选

    在11月19日举行的2024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 山东济宁:公租房申请全链条网上办

    温暖、舒适、踏实。11月15日,济宁市正式供暖,任城区观音阁街道府

  • ​西平县专探朱庄小学举办“执笔书经典 古韵逸书香”汉字书法比赛

    为了传承和发扬中国汉字书法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和语言

  • 何以“可爱到发芽”?——十五运会吉祥物诞生记

    新华社广州11月11日电(记者王浩明、刘大伟)今晚通宵。这是8日下午

  • 中国培育钻石毛坯产量全球占比超七成

    中新社郑州11月8日电 (王宇)2024金刚石产业大会8日在河南郑州举行

  • 香港最大海岸公园成立 加强保育中华白海豚

    香港特区政府渔农自然护理署(渔护署)11月1日宣布成立北大屿海岸公园

  • 《披荆斩棘4》正式收官,简约风才是哥哥的心头好

    随着芒果TV年度人气综艺《披荆斩棘4》的圆满收官,作为节目的官方合

  •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社会物流总额258.2万亿元 同比增长5.6%

    中新社北京10月29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9日发

  • 工信部:前三季度工业和信息化经济运行平稳

    中新网10月23日电 国新办2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前三季度

  • 观热点:大公国际发布首份新金砖国家投资环境评价报告

    中新网北京10月21日电(记者 张文晖)21日,《新金砖国家投资环境评

  • 【天天速看料】购买不计免赔车险的考虑因素有哪些?不计免赔保险是什么意思?

    购买不计免赔车险的考虑因素有哪些?1、车辆价值:如果用户的车辆价

  • 灵活申赎怎么取出来?基金灵活申赎好还是定期好?_天天观热点

    灵活申赎怎么取出来?灵活申赎是指基金、债券等理财产品可以在任何时

  • 长宽高的顺序怎样表示?直径是指长度还是宽度?

    长宽高的顺序怎样表示?长宽高的顺序表示是尺寸,是长宽高的先后顺序

  • 民生
    • 河南现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逾4000家

    • 贯彻落实“十一号检察建议” 守护“夕阳红”

    • 深度聚焦中国工业智能领域发展 2024国家工业软件大会即将在沪举行

    • 忠县兴峰乡举办柿子采摘节暨消费帮扶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