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浙飞:坚持创新 让越剧艺术焕发新生
时间:2025-03-25 14:05:10来源:中国新闻网
从《钱塘里》到《苏秦》《我的大观园》,近几年由浙江小百花越剧院(浙百)(以下简称“小百花”)创排的新编越剧热度十足,此前1月首演的《我的大观园》也圈了不少粉。

为何这些越剧作品得以破壁出圈?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蔡浙飞接受了中新网记者专访,分享了背后的秘诀。提到越剧的未来,更是自信又乐观。

在她看来,越剧本身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要传承也要向前发展,“戏曲人要主动创新、拥抱当下,了解观众的所思所想,创造出这个时代需要的精品之作。”

越剧《苏秦》剧照。蔡浙飞饰演苏秦。浙江小百花越剧院供图

为何越剧圈粉无数?

聊起越剧火爆出圈的原因,蔡浙飞说得最多的是“创新”和“人才”。

创新表现在剧本的内核、表演的方式、音乐的创新、舞台呈现的样式等多个方面,这从她监制的越剧《钱塘里》中,便可见一斑。

《钱塘里》是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建团40年创排的第一部现实题材越剧,展示了都市生活中的温暖,在故事内容、表演方式、舞台呈现上都很贴近当下人的生活。

此外,邀请擅长话剧、音乐剧的导演来执导《钱塘里》,实现形式上的创新。蔡浙飞坦言,小百花这一步“创新”步子跨得很大,但内核还是越剧,念白、唱腔都是传统的越剧。

当然,这也很考验演员,演员要放下以往的古装程式,表演既要生活化,又要有越剧的美感。为此,在排练和演出时,李云霄等演员非常投入,展现出很好地艺术表现力,很受观众认可。

最终,《钱塘里》大获成功,荣获“五个一工程”奖。

《钱塘里》剧照,李云霄饰方小米。浙江小百花越剧院供图

蔡浙飞透露,这些年,为了传承越剧艺术,小百花一代又一代戏曲人都在努力,坚持培养戏曲人才,涌现出了陈丽君、李云霄等一大批知名度较高的青年演员。

戏曲演员在打好基本功的前提下,亦需不断提高文化素养和个人修养。小百花的演员们不仅要有坚实的戏曲基本功,还要接触、学习话剧、舞剧等艺术门类,逐步积累综合能力。

“艺术能力储备丰富了,排练新戏时,演员就能根据表演需要,展现不同的艺术样式,更好地塑造人物。”蔡浙飞认为,作品紧跟时代审美,人才不断档,这是越剧出圈的诀窍之一。

戏曲艺术如何焕发新生?

其实,说到越剧的创新和艺术积累,蔡浙飞自己就是一位积极的践行者,由她领衔主演的越剧《苏秦》便是如此。

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蔡浙飞,自小听着越剧长大,十多岁时考入新昌调腔剧团学习武生,后演绎《挑滑车》获奖,1993年被人才引进到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正式开始自己的越剧生涯,如今也是小百花新一代领军人物。

提及《苏秦》,蔡浙飞说,小百花越剧团的一大特点就是“全女班”,且越剧表现爱情题材较多,但《苏秦》是雄浑的历史题材,基本都是“男人戏”,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大挑战。

越剧《苏秦》剧照。蔡浙飞饰演苏秦。浙江小百花越剧院供图

因此,《苏秦》没有去过多讲述苏秦的励志经历,而是着重刻画了苏秦接六国相印前后的心路历程,讲述他守护百姓安宁的故事,展现家国情怀。

在唱腔方面,为了更好地刻画苏秦这个人物,她在传统的尹派唱腔中增加了一些京剧、昆曲用腔,让唱腔整体更加厚重一些,比较贴合苏秦的年龄及心理状态。

抬眸、转身,一举一动干脆利落,唱腔极具穿透力,配合颇具电影质感的舞台视觉效果,蔡浙飞饰演的苏秦赢得诸多好评。

每一代越剧演员都有自己的使命和担当。蔡浙飞表示,越剧艺术既要传承更要发展,作为从业者,戏曲人要努力创作出契合时代需求的作品,让戏曲艺术焕发新生。

如何吸引更多人走进剧场?

在越剧传承这条路上,小百花一直在往前走。2025年1月,越剧《我的大观园》首演,又一次引发了观剧热潮。

这部剧源自蔡浙飞2022年萌生的一个想法。“要为青年一代打造‘大观园’献礼小百花团庆40周年,将剧团那些优秀青年演员用全新的面貌带到观众面前,为观众奉上一场戏曲盛宴。”

《我的大观园》由陈丽君扮演贾宝玉,何青青、夏艺奕分别扮演林黛玉,李云霄扮演薛宝钗,亦汇集了一大批优秀青年演员。

《我的大观园》剧照。浙江小百花越剧院供图

提及演员选择,蔡浙飞说,陈丽君最适合演贾宝玉,她的形象、年龄、气质等都与这个角色非常吻合,化好妆之后的造型,就是这部剧想要塑造的那个“贾宝玉”。

人物塑造,是重中之重。蔡浙飞最常做的一件事,便是提醒演员们在塑造人物上下功夫,哪怕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要从细微之处体现角色的不同之处。

良好的艺术创作氛围,为演员们的成长提供了沃土。蔡浙飞表示,陈丽君排练时非常刻苦,把艺术放在第一位,对剧中角色“贾宝玉”的完成度也是越来越好。

既有古典魅力,又有青春活力,《我的大观园》首演时,全场座无虚席。蔡浙飞透露,《我的大观园》一路走来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整部剧内容会不断打磨、提升,也会有全国巡演,巡演时间是5月中下旬。

她同样期待,未来会有更多人喜爱越剧,愿意走进剧场,把欣赏越剧当成一种美的享受,“作品能为观众带来精神享受,这就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标签:

生活指南
  • 快停下!这个习惯让人反复内耗!但很多人却每天都在无意识地做

    当你立下一个目标的时候,是不是经常会这样:想学英语,先囤了 30G

  •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多措并举支持民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14日发布的《银行间债券市场进一步支持民

  • 100万注册公司撬动2.3亿骗资,悦聊App什么来头?

    你能想象到,一款注册资金仅为100万元的约会App公司,竟然诈骗了超2

  • 居家养老如何变“享老”?委员来支招

    3月7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别举行小

  • 今年前两个月有近65万人次外籍旅客从上海空港口岸入境

    中新网上海2月28日电 (陈静 黄波)2025年以来,外国人来华热度不减

  • 中国将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复苏发展

    中国将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复苏发展(国际论坛)非中合作不断提质升级,

  • 新疆木垒新能源产业迎“开门红” 订单额已破亿元

    中新网乌鲁木齐2月21日电 (陶拴科 王梦君)记者21日从新疆木垒县人

  • 新职业带来新机遇——“探店达人”链接线上线下促消费助就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智库联合劳动经济学会数字经济专

  • 中国证监会:科创债试点以来累计发行1.2万亿元

    中新社北京2月7日电 (记者 陈康亮)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周小舟7日

  • 文化潮起来 消费旺起来

    消费升腾跳动,城市脉搏跃动,新春的广州一片火热。刚过去的蛇年春

  • (新春见闻)大明湖畔“夏雨荷”花灯俏皮续热

    中新社济南2月2日电 题:大明湖畔夏雨荷花灯俏皮续热中新社记者

  • 广深线上的“守望者”:为春运安全“点灯”

    1月17日凌晨,皓月当空,寒风拂面。空旷的广东东莞常平站站场内,南

  • 新华鲜报丨“China Travel”同比上升112.3%!来过,就会爱上

    新华社北京1月14日电题:China Travel同比上升112 3%!来过,就会

  • 到2030年全国优质饲草产量有望达到1.3亿吨——饲草产业迎“三增”

    中国居民餐桌上的牛羊肉美味正越来越多。保障牛羊肉稳定供给,离不

  • 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三期扩建高架桥主体工程合龙贯通

    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总投资105 1亿元人民币,包括机场工程、空管工

  • 拥抱人工智能 引领未来产业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

  • 民生
    • (聚焦博鳌)前瞻:在博鳌抚触亚洲可持续发展新智慧

    • 黑龙江部分地区沙尘天气 局地或将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

    • 驻马店开发区金河办事处小界牌社区:扫雪除冰显担当 守护安全暖民心

    • 奚美娟连任上海市文联主席 孙甘露当选上海作协主席